婚姻与家庭
  • 中国婚姻家庭研究会会刊
  • 中国家庭幸福生活引领者
  • 家庭建设轻教材
立即订阅《婚姻与家庭》
首页文章详情

不再留遗憾,每年拍张全家福

发布时间:2024-02-06 16:23:59
来源:《婚姻与家庭》杂志
作者/玄圭

拥有时不懂得珍惜,失去后才追悔莫及。好在,亲人的离世唤醒了他们。从此,每年春节,一大家子从天南海北赶回家乡,整整齐齐拍下全家福,一个都不能少,人生不再留遗憾。

姥姥的家在镇上,周边有超市、小卖部和小吃摊,对面有家照相馆。儿时,我最爱去的地方就是姥姥家,因为姥爷是裁缝,会给我们缝好看的衣服;大舅会给我们买各种零食;而姥姥则喜欢带我们去对面的照相馆拍照。

姥姥有7个孩子:3个儿子买了一栋两层楼,团团围在她和姥爷身边;4个女儿都嫁得不远,随时回去看他们。孙辈们陆续出生,当时几乎每年都会添人进口,带着孙辈去对面照相馆拍照成了姥姥犒赏晚辈的一种特有方式。

有时是孩子单独拍,有时则是父母抱着孩子,逢年过节则是所有孙辈拍大合影。姥姥和姥爷从未入镜,好像也没有人觉得不对。

我大学学的是新闻,寒暑假回家都会挎着相机,给亲戚朋友们拍照。大三暑假,姥爷突然让我给他拍一组照片,说“将来用得着”。3个月后,他竟突发疾病去世了。再后来,我回家给大家拍照片,姥姥就强调:“不能拍单人照,要拍就拍家庭合影。”

孩子们一天天长大,纷纷离开老家去大城市读书、工作,逢年过节凑齐所有人根本不可能。所以,每当小姨提议拍全家福时,姥姥总是第一个反对:“人没到齐,不能拍。”

我们这个老老少少加起来有30多口人的大家族,尽管有好几部照相机,而且,姥姥家对面的照相馆依然还在营业,我们却一直没有一张全家福。

直到2022年冬天,89岁的姥姥一病不起,医生让家人准备后事。春节临近,外出的子女、孙辈们陆陆续续赶回家。小舅说,对面照相馆的老板来看姥姥时,她塞给人家500元钱,说等家里所有人都到齐了,请他拍一张全家福。然而,等到最后一个孙子赶回家时,姥姥已经不行了。

葬礼结束,大家又要纷纷奔赴不同的城市。临别前,家人们自由成团,三五成群地拍合影,时不时有人感叹:“我都没跟妈妈(姥姥、太姥姥)拍过合影。”我说:“姥姥这一走,这一大家子可能再也不会聚得这么齐整了。”“别急着走,去拍张全家福吧,老太太早就付钱了。”二舅突然的一句话,让正准备驱车离开的几个人又停下来。整理衣裳,涂个口红,大家不约而同地朝对面照相馆走去。

摄影棚里根本挤不下这么多人,所以,我们这支浩浩荡荡的队伍又从照相馆折了回来。姥姥的房子是两层楼,青砖绿瓦朱砂红的大门,门前有台阶,还有刚办完葬礼没来得及撤走的板凳。

在摄影师的指导下,大家以7个小家庭为单位凑在一起,拍了第一张全家福。整齐的“茄子”声后,有小孩的吵闹声,还有大姨、二姨轻轻啜泣的声音。

照相馆就在对面,打我记事起就在,姥姥带过这个大家庭的每一位成员去那里拍照片,为什么没有一个人意识到,在姥姥、姥爷还在的时候,拍一张全家福呢?非要等到他们都离开后才想起要做这件事。我说:“无数次带着孙辈去照相馆拍照的姥姥,内心深处一定是喜欢拍照的吧?”小姨说:“姥姥更喜欢看着后辈拍照,她一定希望我们在她离开后的每一天都好好生活,常聚首,多挂念。”

2023年春节是姥姥走后的第一个春节,所有在外地的亲人都不约而同地回家。大年初二,我们齐聚舅舅家,一起去墓地看了姥姥。在等待午饭的间隙,我们又去对面照相馆拍了一张全家福。这张照片里比去年多了一个孩子,那是小姨的孙女,也是姥姥的第十二个重孙。

人间的一切是如此美好。我相信,天上的姥姥一定看得见。大家相互约定:以后的每年春节,我们都会尽可能回家齐聚一堂,去对面的照相馆,拍一张和和美美的全家福。

精彩专题

Copyright 2009-2024© mf.womenofchina.com All rights reserved.婚姻与家庭网 版权所有

京ICP备06037088号-1
电话:010-65060651
地址:北京东城区史家胡同甲24号
官方微博官方微博
官方微信官方微信
回到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