婚姻与家庭
  • 中国婚姻家庭研究会会刊
  • 中国家庭幸福生活引领者
  • 家庭建设轻教材
立即订阅《婚姻与家庭》
首页文章详情

“最美家庭”,美美与共

发布时间:2024-05-16 15:03:00
来源:《婚姻与家庭》杂志
作者/贾方方

“最美家庭”的美究竟体现在哪里?让我们一起走近6个全国“最美家庭”,管中窥豹发现多姿多彩的美。

蔡笑晚家庭

“父善教子者,教于孩提。”中国人自古重视教育,尤其看重家庭教育。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,塑造了他们的性格与未来。2014年全国“最美家庭”蔡笑晚家庭便展现了家教智慧的璀璨光辉。他们养育的6名子女中,有5名成为博士、1名成为硕士,令人赞叹不已,也引发了人们探求其教育秘诀的渴望。

蔡笑晚是一名医生。不过,行医只是他的副业,培育子女才是他毕生的事业。他尊崇一些普遍的教育原则:重视环境,效仿孟母三迁,为给孩子提供优质学习环境多次搬家;注重读书,在破旧农房里为孩子改造出一间书房;从小立志,用手抄报记下孩子们的梦想并将其贴于墙上,为他们指引方向……同时,他也注重因材施教。发现大儿子有能力吸收更多知识时,他支持其跳级,以拓宽学习之路;面对四儿子退学学武的请求,他没有反对,而是适当放手,最终儿子自觉返校;对于小女儿这个小天才,他则将她送入中科大少年班……

无论是总体的原则还是微细的指导,都源自深厚的爱。蔡笑晚与妻子携手合作,教孩子先学会做人,再学会做事,共同营造充满爱的成长环境。早晨,他们以不同的二胡旋律唤醒孩子们;平日里,他们在家中举办各种趣味活动;闲暇时,他们带孩子们游历祖国壮美的河山……在他们的引导下,孩子们不仅学有所成,更拥有幸福的人生。蔡笑晚以全情的投入诠释了父亲在孩子成长中的不可或缺,他与妻子的默契配合则完美演绎了夫妻共育的珠联璧合,为我们树立了家庭教育的典范。

李江福家庭

“言必信,行必果。”诚实守信是家族兴盛的传家宝,也是社会长足发展的根基。2017年全国“最美家庭”李江福家庭靠诚信立业,以诚信传家。李江福与妻子郭巧云用30余载的建筑生涯,共同书写了一曲诚信的赞歌。

李江福的父亲李章栓是一位坚守承诺的匠人。在老人的熏陶下,李江福承继了这份珍贵的品质,并将其发扬光大。

有一次,亲戚面临工程资金短缺的困境,李江福毫不犹豫地以自己的信誉担保,贷款12万元给予支持。不承想,工程突变,亲戚想要放弃,李江福毅然决然地辞去稳定的工作,接手了工程。在一项办公楼建设工程中,李江福发现5道墙体质量不达标,当即选择拆除重砌。他深知,水泥虽无生命,却能见证良心。这次损失超过5万元,换来的是一栋安全可靠的建筑,以及河南省建筑工程质量的最高荣誉—“中州杯”奖。

更有一次,开发商拖欠工程款,工人的工资无法支付,李江福选择卖掉自己的房子。妻子和儿子无条件支持:“房子卖了可以再买,信誉丢了可就再也买不回来了。”他们用一家人的“无家可归”换来了无数工人的欢笑和团圆。

从事建筑业30多年来,李江福夫妇从未拖欠工人一分钱工资,也从未出现一起质量问题。他们说:“诚信是金,诚信是福,诚信才能兴家立业,才能让你活得更精彩。”

李江福夫妇不仅自身坚守诚信,更是以此教育子女。2019年,李江福的小儿子成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阅兵式上的受阅官兵之一。几代人的共同努力和诚信精神,见证了祖国的繁荣昌盛,也赋予了他们无比的力量。

殷国庆家庭

“天下兴亡,匹夫有责。”这句沉淀了千年的古训,如同不灭的火种,深深烙印在每个中华儿女心中,成为我们民族薪火相传的精神瑰宝。2018年全国“最美家庭”殷国庆家庭用实际行动,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,续写了红色精神的血脉传承。

新中国成立前夕,殷国庆的外婆戴云娣在江苏无锡周新镇开设“南新楼”茶馆,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气为太湖游击队的同志们传递消息,铸就了无锡版的“阿庆嫂”传奇。母亲戴静华聪明伶俐,经常跟随戴云娣一起参与隐蔽工作,也因此对军营心生向往。后来母亲病危,她不得不留下照顾,军营梦碎。

这份对军装的渴望悄悄传递给了下一代。尽管因为名额有限,殷国庆未能如愿入伍,却有幸成为一名民兵。后来,他不断努力,最终赢得组织的认可,不仅光荣入党,还参加了中国共产党无锡县第六次代表大会。耳濡目染下,殷国庆的小儿子戴振伟打小就怀揣军营梦,并如愿成为一名空军战士。他在军中表现优异,成长迅速,是第一个向连队党支部递交入党申请书的新兵。但命运无常,在一次重大任务中,戴振伟英勇牺牲,年仅19岁。面对组织的关怀,殷国庆没有提出任何要求,而是默默地上交了10001元特殊党费。而大儿子殷振宏则继承了弟弟的遗志,参军入伍,继续其未竟的事业。

在工作岗位上,他们勤勤恳恳,为国家建设贡献力量;退休、退伍后,继续以各种方式贡献力量。殷国庆在家里建立了党支部,继续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;殷振宏积极投身社区工作,坚守在服务人民的最前线。这是一场跨越几代人的荣耀之旅,也是爱国情怀的生动体现,让我们深刻感受到了一个家庭对于国家的深厚情感和无尽责任。

江道斌家庭

“一日行善,天下归仁。”2020年全国抗疫“最美家庭”江道斌家庭,是一个双医家庭。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特殊时期,江道斌和陈芳夫妇携手并肩,共克时艰。

在日常工作中,夫妻俩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,节假日也不例外。“每当看到病人脱离危险,我们都会由衷地感到高兴,这是医生的天职。”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,江道斌义无反顾地出征武汉,而陈芳则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。为了更多家庭的幸福,他们舍小家、为大家,用自己的行动守护着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。

江道斌是新疆首批援鄂医疗队成员。他拥有10多年中医临床经验,率先采用中医辨证汤药早期介入重型新冠肺炎治疗,开出300多张中药汤剂处方,参与治疗200多位重症患者,治疗效果显著。考虑到江道斌已赴鄂援助,医院打算让陈芳留在家中照顾年幼的孩子,但她坚决拒绝:“我是医生,怎么能在家休息?”

对于夫妻俩的选择,家人都非常支持。在援鄂期间,江道斌只和家人进行过一次视频通话。当时,儿子特别懂事地说:“爸爸,你在那边好好干活,给病人好好治病。”不仅如此,这个小小男子汉还勇敢地肩负起了照顾妈妈的责任。江道斌和陈芳用实际行动成为孩子学习的榜样。

刘云飞家庭

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。”2021年全国“最美家庭”刘云飞家庭,以其独特的方式诠释了“最美”的含义。祖孙三代用40多年的时光,写就了一幅荒山变绿洲的壮丽篇章。

这一切始于刘云飞的爷爷刘瑞成。他是一位倔强的老人,带着一把铁锹和一头毛驴,开始了孤独的造林征程。他山上安家,山外找苗,一棵树一棵树地栽种,一亩地一亩地地绿化。原本荒凉的山峦逐渐披上了绿装,儿子刘圣也终于理解了父亲,带着妻子一同加入绿化荒山的行列。刘瑞成去世后,刘圣接过父辈的旗帜,不仅自己坚守,还把4个外出打工的儿子全都召唤了回来:“不能把你爷爷的事情扔下不管了!”作为长子的刘云飞第一个带头响应,其他兄弟也紧随其后。

绿化荒山的队伍扩大了,形式也更丰富了。他们与政府签订合同,开荒面积从几百亩扩大到一万多亩;他们探索可持续的发展模式,种植中药材,发展养殖业,期望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;他们每天轮流巡查,确保山林安全。刘云飞说,他一年要磨破十几双胶底鞋,这是他们坚守的证明。

在三代人的共同努力下,山林郁郁葱葱,如诗如画。刘云飞说:“在美丽的灵官庙山顶远望,天更蓝、地更绿、环境特别美,内心也特别自豪。我们将把生态保护的‘接力棒’一代代传承下去。”

肖春家庭

“移风易俗,天下皆宁。”大力推进移风易俗工作,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,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地生根的必然要求。2023年全国“最美家庭”肖春家庭,便是在婚事新办与丧事简办的文明新风中,走在前列的倡导者和实践者。

肖春是江西省赣州市南康区南水社区妇联主席,多年来坚持走家串户、敲门入户,宣讲婚俗改革的理念和移风易俗的重要性。她不仅宣传好政策,更用生动的故事触动着人们的心弦。这些故事都是她自己的亲身经历。

有三代人“零彩礼”的传奇。肖春的母亲和女儿都跟她一样,在结婚时没有收取一分彩礼。她们相信,“重金彩礼只是一时的排场,家庭和谐才是最真实的幸福”。有厚养薄葬的实践。肖春的公公生病时,一家人用心照料;老人去世时,他们选择了绿色生态的安葬方式,拒绝收受任何馈赠,用鲜花来缅怀。在肖春一家的感染下,越来越多的亲友、乡邻向他们学习,“零彩礼”和“低彩礼”越来越多,丧事简办、文明祭扫蔚然成风。

以上6个家庭的故事只是1484万多户“最美家庭”的缩影。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独特之美,同时也有着共性之美,那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美,充分展现了新时代家庭奋进新征程的良好精神风貌,体现了爱国爱家、相亲相爱、向上向善、共建共享的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。

我们相信,在这些“最美家庭”的示范带动下,必将有越来越多的家庭向着“更美”迈进,成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、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不可或缺的磅礴力量。

精彩专题

Copyright 2009-2024© mf.womenofchina.com All rights reserved.婚姻与家庭网 版权所有

京ICP备06037088号-1
电话:010-65060651
地址:北京东城区史家胡同甲24号
官方微博官方微博
官方微信官方微信
回到顶部